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学习与配置
前言
在 AI 开发过程中,模型上下文协议(Model Context Protocol,简称 MCP)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集成能力。通过 MCP,我们可以让 AI 助手访问各种外部工具和服务,大大提升开发效率。本文记录 MCP 的配置和使用经验。
什么是 MCP
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是一种标准化协议,允许 AI 模型与外部工具和服务进行交互。通过 MCP 服务器,AI 可以执行文件操作、网络请求、数据库查询等复杂任务。
MCP 服务配置
文本编辑器服务
1 | { |
功能:提供文件读写、编辑功能
用途:代码修改、文档编辑、配置文件更新
DeepWiki 知识库
1 | { |
功能:访问技术文档和知识库
用途:技术查询、最佳实践获取、概念解释
桌面命令执行器
1 | { |
功能:执行系统命令、文件操作
用途:项目构建、测试运行、文件管理
任务管理器
1 | { |
功能:任务拆解和依赖管理
用途:项目规划、进度跟踪、任务协调
用户交互工具
1 | { |
MCP 集合网站网址
MCP Servers 市场:https://lobehub.com/zh/mcp
Open-Source MCP servers:https://glama.ai/mcp/servers
Smithery.ai:https://smithery.ai/
MCP 工作流程
功能:用户确认和反馈
用途:关键节点确认、用户交互
开发流程
- 研究阶段:使用 DeepWiki 获取技术背景
- 构思阶段:结合知识库设计方案
- 计划阶段:使用任务管理器拆解任务
- 执行阶段:通过文本编辑器和命令执行器实现
- 评审阶段:验证功能完整性
工具协同
- 代码编辑:textEditor + desktop-commander
- 知识查询:DeepWiki + 技术文档
- 任务管理:mcp-shrimp-task-manager
- 用户交互:cunzhi 确认关键节点
配置注意事项
路径配置
- 确保可执行文件路径正确
- 检查环境变量设置
- 验证网络连接(远程服务)
权限设置
- 文件读写权限
- 系统命令执行权限
- 网络访问权限
实际应用场景
项目开发
- 需求分析 → DeepWiki 查询技术方案
- 任务规划 → task-manager 拆解任务
- 代码实现 → textEditor 编写代码
- 测试验证 → desktop-commander 运行测试
- 用户确认 → cunzhi 获取反馈
文档编写
- 使用 textEditor 创建和编辑文档
- 通过 DeepWiki 获取参考资料
- desktop-commander 进行文件管理
系统维护
- 批量文件操作
- 自动化脚本执行
- 配置文件更新
总结
MCP 为 AI 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集成能力,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服务,可以大大提升开发效率。关键是要理解每个工具的特点,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合适的工具,形成高效的工作流程。
在实际使用中,建议:
- 熟悉各工具的功能边界
- 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
- 注意安全性和权限控制
- 定期更新和维护配置
通过 MCP,我们可以让 AI 助手真正成为开发过程中的得力助手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不练剑的温不胜!